11月5日,我校校团委特邀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本科、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硕士夏铭老师,为学生会语言艺术部及广大语言爱好者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专题讲座。活动以“实用技巧+现场实践”为主线,带领同学们在互动中领略播音魅力,学会“好好说话”。

专业讲解:构建语言表达的底层逻辑
夏铭老师从个人展示、发声基础、情感表达到肢体语言,层层拆解“有效表达”的密码。她从实战经验出发,指导同学们通过清晰的自我定位提升表达逻辑;在发声环节,现场演示气息与发声的关联,传授科学用嗓的秘诀;更通过丰富案例,解析语气与节奏如何为语言注入情感。
互动实践:在实战中融会贯通
讲座设置多个实操环节。同学们在生活化场景中分析语言背后的“潜台词”,分组演绎同一句话,亲身体验语气节奏带来的表达差异。夏老师也走入同学中间,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大家突破表达瓶颈。“原来日常说话也有这么多学问!”现场同学感慨道,“练过之后,表达真的更顺畅了。”


校团委将推出更多实践活动,持续为语言爱好者搭建交流、成长的平台,让更多同学在专业引导下,遇见更会表达的自己。
学生感受
高2028届13班刘浩然:
当我对“主持”还停留在“念稿”的浅认知里,夏铭老师带着她的专业履历——中传的功底、英校的视野、湖南卫视的实战经验——为我们打开了表达的新维度。、腹式呼吸法让我告别了用气浮浅的紧绷感,声音突然有了舒展的底气;“三内四外”更是点醒了我:情景再现让文字长出画面,内在语藏住了话语的温度,停连与重音的调整让表达有了张弛。印象最深的是夏老师说“主持不是炫技,而是将真情实感放进每句话里”,这句话让我明白,好的表达从来不是声音的华丽,而是情感的准确抵达。
从最初刻意模仿他人的生硬,到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节奏,播音主持,是将内心的真诚与专业的技巧融为一体,在镜头前呈现一个真实、立体、有温度的自我。这段经历,让我对"以声为媒,以形传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带给我新的表达热情。
高2028届13王梓羽:
本次播音主持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夏铭老师的课程由浅入深,脉络清晰。她首先从最基础的“气息”讲起,从“吐”字音到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再到保持气息稳定的技巧。让我们意识到沉稳的呼吸是良好表达的根基。随后,她生动地阐述了情、声、气三者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引出“内三外四”这一精髓法则。夏老师不仅详细讲解了其原理,更带领我们进行实战演练,对稿件进行逐字逐句的推敲和打磨。她循循善诱、精准专业,让我瞬间洞察到自身表达的盲区。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夏老师送给大家的那句话:“艺术上想不明白的,用生活去检验。”我想,“生活”或许是语言艺术最坚实的落脚点,只有心中有听众,才能更好的诉说声音的故事。这次培训不仅教会了我技巧,更指引了我未来精进的方向。
少年班宋继泽:
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在和夏老师以及同学们的交流中,我领悟到了很多有关播音与朗诵的知识。我在课上尝试朗诵了一段感情基调为愤怒的台词,拼命顶上去才勉强念完,夏老师给我指出来了在念到高潮之前可以适当降低然后再向上顶,这样会轻松一些,并且表示愤怒也不一定需要很高的语调,有的时候采用低一点的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人物情绪。除此之外,关于内在语,节奏,重音等的讲解也使我受益匪浅。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次机会。
高2028届9班陈信颐:
这次的播音培训让我与播音梦更近了一些。我从小便参加各种朗诵赛事,便格外热爱这一艺术。我的一个梦想便是参加艺考并学这一专业。这次的培训是天赐的良机,让我汲取专业的精华。虽然我深知自己在专业上仍有很大差距,但希望我能快速进步。真诚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老师的辛苦付出。